靶标:
BCR
产品别名:
ALL; BCR1; CML; D22S11; D22S662; PHL; BCR; BCR activator of RhoGEF and GTPase; BCR activator of RhoGEF and GTPase; 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 protein; BCR, RhoGEF and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; BCR/FGFR1 chimera protein; FGFR1/BCR chimera protein; 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; renal carcinoma antigen NY-REN-26; T淋巴细胞受体; 断裂点簇集群区(BCR);
背景信息:
Bcr 基因最初是通过其在嵌合 Bcr-Abl 癌基因中的存在而鉴定出来的 (1)。Bcr 氨基末端区域含有一个寡聚化结构域、一个丝氨酸/苏氨酸激酶结构域和一个与 SH2 结构域结合的区域。蛋白质的中间有一个 PH 结构域和一个序列类似于 GTP 结合蛋白 Rho 家族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的区域。羧基末端区域可能涉及小 GTP 结合蛋白 Rac 的 GTP 酶激活功能 (2,3)。细胞中野生型 Bcr 的功能尚不清楚。PDGF 受体可能使用 Bcr 作为下游信号转导的调解器 (4)。研究显示,Bcr-Abl 融合导致组成性激活的酪氨酸激酶产生,从而导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(CML)(5)。Bcr 的 Tyr177 位点在 Bcr-Abl 融合蛋白中被磷酸化,这在转变 Bcr-Abl 活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(6)。磷酸化的 Tyr177 位点为 Gab2 和 GRB2 提供了锚定位点 (7,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