靶标:
SPI1
产品别名:
AGM10; OF; PU.1; SFPI1; SPI-1; SPI-A; SPI1; Spi-1 proto-oncogene; Spi-1 proto-oncogene; transcription factor PU.1; 31 kDa transforming protein; hematopoietic transcription factor PU.1; spleen focus forming virus (SFFV) proviral integration oncogene spi1; 脾脏病灶病毒前病毒整合原癌基因(SPI1); 造血转录因子PU.1;
背景信息:
PU.1 是转录因子 Ets 家族的一员,通过嘌呤富集的 PU 盒激活靶标基因 (1)。PU.1 在骨髓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,并在 B 淋巴细胞、巨噬细胞、嗜中性粒细胞、肥大细胞、早期红系细胞和巨核细胞等多种造血细胞中表达 (1,2)。PU.1 浓度对造血细胞系的测定以及干细胞分化与增殖的调节都非常关键 (3,4)。此外,PU.1 磷酸化及其与其他造血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 PU.1 活性。CK2 在Ser146 位点磷酸化 PU.1 能促进与 IRF4 的结合以及与免疫球蛋白 κ 3' 增强子的协同激活 (5)。用 IL-3 处理前 B 细胞会导致 PU.1 在Ser140 位点磷酸化,从而增强 PU.1 活性并激活抗凋亡基因 MCL-1 (6)。在红系细胞的发育中,结合 GATA1 会阻断 PU.1 活性 (7)。在弗兰德病毒感染期间,前病毒插入所引起的 PU.1 过表达会诱导红白血病,而表达降低则与急性髓性白血病有关 (8)。